close

 發生日期861008

二、 災害類型:與有害物接觸

三、 災害媒介物:有害物(硫化氫及缺氧環境

四、 罹災情形:死亡1人、受傷2

五、 災害發生經過

 861008某紙業公司抄紙機準備停機保養及清理白水槽,由領班及外籍勞工共三人負責清洗白水槽,於815分起打開白水槽底部洩水閥洩水約一小時後,領班於白水槽人孔處觀察時聞到刺激性微臭味道,即叫A外勞勿下槽,但當他去換工作服回來時已不見A外勞,往槽內呼叫卻無回應,趕緊叫主任處理,經先行通風打入空氣至槽內,並以電燈照明,才看到A外勞的帽子掉落在槽內梯腳處,便與B外勞下槽查看,下槽後立即感覺呼吸困難及昏眩,雖然已看到罹災者A外勞斜躺在梯腳後面,但因感覺非常不適,立刻向上呼救,由同事拉出白水槽,B外勞亦隨後被拉出,一同送醫治療觀察。

9時許由該廠機械維修員帶著防毒面具及繩子進入槽內,將躺在槽底之罹災者A用繩子綁住救出槽外,由主管施以C.P.R後,送醫急救仍不治死亡。

六、 災害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暴露於白水槽內缺氧及有害氣體之環境

  2.間接原因:

     不安全行為:未遵守清洗白水槽侷限空間作業之規定步驟(註1

即自行進入槽內。

不安全狀況:白水槽洩水後,槽內底部沉積廢紙漿滲出發酵之甲烷、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滯留於槽內。

    3.基本原因:

1缺氧作業主管人員未受缺氧作業主管訓練,現場主管未善盡督導責任。

    2)作業人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不足,與外勞語言溝通不良。

七、 防止災害對策

1. 辦理缺氧作業主管訓練,使現場相關主管皆具備安全知能。

2. 訂定侷限空間安全作業標準,落實員對於侷限空間危害之認知。

3. 建立侷限空間入槽許可之管制機制,對於入槽作業應具備之氣體偵測、通風措施、安全裝備、監督人員及應變措施等,應確實檢點並加強現場主管及工安單位之查核、督導工作。

4. 加強本、外籍勞工語言上之溝通。

1:(1)以氣體偵測儀檢測槽內一氧化碳(35ppm↓)、硫化氫(10ppm↓ 及含氧量(18)。

2)槽外須有監督人員及缺氧作業主管在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owei Wu 的頭像
    Shaowei Wu

    Shaowei Wu的部落格

    Shaowei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