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情 (36)
- Aug 30 Thu 2018 10:26
出國登錄-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全球資訊網
- Jul 01 Fri 2016 08:31
餐廳不敢告訴你的十件事
- Oct 29 Tue 2013 17:05
「好懷念以前…」 按訊息連結 被詐5千
「好懷念以前…」 按訊息連結 被詐5千
〔自由時報記者陳鳳麗、黃敦硯/綜合報導〕「看著這些照片,好懷念以前的日子!」這種充滿溫情的簡訊連結可能有詐,別急著點開!南投就有不少人最近在Line、臉書接獲這種訊息,以為老朋友傳來的,一點選連結網址,竟收到小額付款5000元的帳單。
- Oct 01 Tue 2013 17:19
騙了你二十年的知識
天底下的知識五花八門,可是我們「知道」的,卻未必全都符合事實...來看看一些意想不到的錯誤常識...沒騙你,長長見識,別再讓人騙了哦∼∼^^
1.從太空中可以看到地球的唯一建築物是長城
歐洲航天局官方網站04年展示一幅衛星拍攝的據稱是「中國長城」的太空照片,引起了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的國際上眾多專家的質疑。歐航局之後發佈更正,確認原照片中被誤認作長城的帶狀物其實是「一條流入密雲水庫的河流」。
- Sep 27 Fri 2013 18:12
蔬果的存放,有著大學問!
- Sep 26 Thu 2013 18:11
憤怒心急,表現出來才有貴人相助
作者:渡邊美樹/日本和民集團創辦人
<b>孔子說:「不是很想長進的人,我不會教他如何探索;不是很想表達想法的人,我不會教他如何說出想法。教他一種知識,他如果自己不能想懂三種相關知識,這種人不必再教。」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篇〉 </b>
- Sep 25 Wed 2013 18:09
說的真好 無言啊
聽到朋友這樣奉勸外國朋友:想學中國文化不要去大陸。想研究唐朝去日本,明朝去韓國,清朝去香港,民初亂象去台灣,瞭解未來去韓國。如果你只是想找個拜金的漂亮姑娘當老婆,再去大陸。
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歲;胡適,27歲;劉半農,27歲;劉文典,27歲;林損,27歲;周作人,33歲;陳獨秀,39歲;朱希祖,39歲…… 校長是蔡元培50歲。最年輕的是畫法研究會導師徐悲鴻,23歲。這個年齡,現在許多人還是"啃老一族",而上述前輩們已經成為大師了。
當今社會:沒結婚的像結婚的一樣同居做愛,結婚的像沒有結婚的一樣分房;動物像人一樣穿上了衣服,人像動物一樣露著肥肉;小孩子像大人一樣成熟,大人像小孩子一樣幼稚;女人像男人一樣爺們,男人像女人一樣娘們;沒錢的像有錢的一樣裝富,有錢像沒錢的一樣裝窮;情人像夫人一樣四處招搖,夫人像情人一樣深居簡出。
- Sep 24 Tue 2013 18:07
綠豆和紅蘿蔔的煮法
有線電視台最吸引家庭主婦的節目,阿基師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烹煮技巧,被視為台灣一絕,隨著電視的播出而走進許多家庭的廚房,台北散步者也是受益人之一。
端午節過後的台灣就是炎炎夏日了,如果家中冰箱準備好涼的綠豆湯,應是最好的點心之一,好友傳來阿基師煮得一窩好綠豆湯的方法,簡單易學,希望您喜歡。
- Sep 21 Sat 2013 18:01
「凍結帳戶」----不錯的處理方式
生活中的確有下面的事實發生,我自已也曾發生類似的事情。
有一次我去一家統一超商,我買了90元給店員1000元找零,店店員只找我10元,我說我給的是1000元,她堅持只收到100元。
我說調閱監視器,她說這個角度照不到,後來我要求所有千元鈔送去驗指紋,她說沒這麼誇張吧,最後在我堅持下才心不干情不願的去看錄影帶。大概十來分鐘後她鐵青著臉走出來,二話不說還我900元。
- Sep 19 Thu 2013 17:59
被國人誤傳了幾千年的八句俗語
1,“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雞成狗了。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將“裨將”說成了“皮匠”。
3,“不見棺材不落淚”,本是“不見親棺不落淚”,並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訛變為“不見棺材不落淚”,如果不管誰的棺材,只要見到就落淚,那就有點太莫名其妙了.
- Sep 17 Mon 2012 17:39
空姐日記
我是東方航空公司的一名普通的空姐,由於參加工作沒幾年,所以沒有遇到叫人難忘的大事,天天都是在端茶倒水的小事中度過。沒有工作的激情,很平淡。可是今天6月7日發貼當天,就是今天遇到的一件事情卻叫我改變了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
今天我們執行上海----北京航班時,旅客很多,滿滿的一飛機。上飛機的人群中就有一位很不起眼的農村老伯伯,背著一個大麻袋身上還有一股農村特有的土炕味。
當時站在機門迎客的我第一個反映就是現在的社會還真發達了,連農村老伯伯都有錢坐飛機,真奢侈。當飛機平飛時,我們開始加水,加到20多排時,看到了這位老伯伯,他很據謹的坐在座位上,直挺挺的,一動不動,麻袋也不放在行李架上,老伯伯抱著大麻袋,乍一看像是個支著地球的地球儀,直挺挺像個雕塑。 問他喝什麼,他很驚慌的連連揮手說不要。要幫他把麻袋放在架子上,他也拒絕。
- Sep 15 Sat 2012 17:34
兩個選擇
你會怎麼做?請你作出你的選擇,這不是什麼機智問答。
總之讀下去,我的問題 是:你會作出同樣的選擇嗎?
在一個學習遲緩兒童學校的募款餐會上,在場的所有人永遠忘不了其中一個學生的父親所說的話。
- Sep 14 Fri 2012 17:31
我的母親是菩薩
母親患了老人失智症,有時意識變得混亂不清,需要長時間的陪伴與照顧。在四兄弟中,自小屬我與母親較親近,自然而然承擔了照顧母親的工作。
我們夫妻經營一家鞋店,居住環境不很理想。但是我們將房間空出,盡量讓母親住得舒適。
母親神智清醒時,我們跟她說什麼話,她還能夠接受;但狀況不佳時,先前與她說過的事就全忘了,還會將之前所說的全部推翻,有時有理也說不清。
- Sep 13 Thu 2012 17:29
一些習慣的事, 總常讓自己忽略, 我想人生最痛, 莫過於遺憾吧!
吳念真 - 寂寞
收錄於《這些人,那些事》
- Sep 12 Wed 2012 17:26
列車一幕
在開往西安的火車上,一個很漂亮的乘務員,盯著一個民工摸樣的中年人,大聲說道“查票”。
中年人渾身上下一陣翻找,終於找到了,卻攝在手裏。
列車員朝他怪怪地笑了笑,說:“這是兒童票。”
- Sep 11 Tue 2012 17:24
中國人亟待摒棄的五大“有病”心態
週末在北京,與幾位從海外歸來的朋友相聚閒聊,不知怎麼搞的,朋友們把話題轉到了當今一些中國人普遍存在的“有病”心態問題上,於是,大家你說我說他說,一下子竟然列舉出了好多類似“有病”心態的不正常現象和事例。後經朋友提議,由我負責將這些被稱作“有病”的心態及其種種表現整理出來,供人們茶餘飯後或流覽閱讀或批評爭論或對號入座。
一、對別人的評價十分在意。這就是一些中國人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當別人說自己好的時候,就喜出望外,到處跟別人說“某某說我好了”,“某某說我是一流的”,好像別人說自己好,自己的身價也就提高了;相反,對於別人的批評則不加分析,一概斥之為“反對我”、“不支持我”,等等。持有這種心態是十分可笑的。其實,在今天的社會上,人們已經逐漸地丟棄了批評的武器,相反表揚、讚揚他人過多甚至以表揚、讚揚替代批評的現象已經形成了風氣,因而已經很少有人願意批評別人了,這也是中國人聽不得批評的一種結果。 魯迅 先生曾經說過,有“捧殺”和“打殺”,所以當人們有了一些進步和成績的時候,一定更要警惕貌似表揚、讚揚的“捧殺”。
二、對自己的成績喜歡炫耀。一些中國人對自己的成績,總是喜歡吹噓和炫耀,甚至不顧實際地拔高,有三分偏要說到六七分,不說到七八分就不過癮。比如,有的人自費出了一本書或者搞出了一份發明成果,外界的評論還沒有出現,自己就四處自我宣揚是什麼“一部力作”、“優秀作品”、“填補空白”,等等。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勝枚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中國人局限于小家庭、小天地,所經歷過的事情太少,沒有見過大的世面,一旦自己有了那麼一點點進步和成績,就飄飄然地不知所以然,所以才四處吹噓和炫耀。
- Sep 10 Mon 2012 17:21
一杯鮮奶
一個窮苦學生,為了付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貨品。
到了晚上,發現自己的肚子很餓,而口袋裡只剩下一個小錢。
然而當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孩子打開門時,他卻失去了勇氣。
- Sep 09 Sun 2012 17:18
A和B是同學
A和B是同學,念書時感情好得不得了,畢業後兩人分別創業、結婚。A的生意愈做愈大,最飛黃騰達的時候,公司裡有上百名員工,A每天忙得不得了,漸漸和老朋友就不連絡了,偶爾B想打電話問候他,總是秘書接的,B也就不打了,關於他的近況都是從朋友那裡輾轉聽說的。
然後,人生本即起起伏伏....景氣不好了,B的公司規模不大,但是穩扎穩打的作風,生意並未受到太多影響,A的情況就不同了,飛黃騰達之後,A養成了好大喜功的習慣,公司表面看起風光,其實有不少資金是向銀行貸款來的,幾次周轉不靈,廠商不願繼續通融,員工的薪水也好幾個月無法準時發放,終於撐不下去,公司倒了不說,還背了上千萬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