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水車綁結固定水上作業發生溺水致死災害
一、 行業分類:內陸養殖業(0322)。
二、 災害類型:溺斃(10)。
三、 災害媒介物:水(713)。 四、 罹災情形:死亡 1 人。
五、 災害發生經過:
(一) 災害發生於民國 111 年 11 月 25 日 16 時 15 分許。
(二) 災害發生當日 16 時 15 分許,陳○○至楊○○魚塭餵魚,9 時許開車前 往高雄市林園區魚病檢驗站,查看魚塭之
檢驗報告,13 時許,陳○○前 往屏東縣佳冬鄉一處魚塭尋找朋友阿○,當時阿○正在餵魚,14 時 30 分許,阿○
餵完魚後陳○○詢問阿○要不要和她一起到新園鄉的魚塭看 看,阿○因為當下無事,因此就決定隨著陳○○去
楊○○魚塭觀看陳○○餵魚,16 時許,陳○○開車載著阿○抵達楊○○魚塭,16 時 10 分許, 陳○○先將尼龍繩一端綁
結固定於插在土中之鋼筋上,然後再手握竹竿 及尼龍繩以站姿滑動膠筏至魚塭中之南邊水車,將此水車以尼
龍繩綁結 固定,然後再滑動膠筏欲前往綁結固定魚塭北邊水車,16 時 15 分許, 於距北邊水車約 8 公尺處
,陳○○突然因重心不穩不慎自膠筏翻落魚 塭,站在西岸觀看的阿○立即跳下水找尋陳○○,因找不到陳○○後
上 岸撥打電話給朋友求救及通報 119,18 時許,陳○○才被尋獲,經送往 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急救,延
至 111 年 11 月 25 日 19 時 11 分死 亡。
六、 原因分析
雇主使勞工陳○○駕駛膠筏於漁塭中從事水車綁結固定水上作業 時,未使其穿著救生衣,且未設置
監視人員及救生設備,以致重心不穩不 慎自膠筏落入水深 2 公尺之漁塭中,導致溺斃。 綜上所述,本
次災害發生之可能原因分析如下:
(一) 直接原因:罹災者從事水車綁結固定水上作業時,自膠筏落入水深 約 2 公尺之魚塭中,致溺水窒息死亡。
(二) 間接原因:不安全狀況:
對於水上作業,未使勞工穿著救生衣,未設置監視人員及救生設備。
(三) 基本原因:
1. 未設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
2. 未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之執行紀錄或文件。
3. 未訂定自動檢查計畫實施自動檢查。
4. 未辦理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5. 未訂定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七、 災害防止對策::
(一) 第 2 條所定事業之雇主應依附表二之規模,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 管。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 3
條第 1 項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23條第 1 項)
(二) 雇主對新僱勞工或在職勞工於變更工作前,應使其接受適於各該工 作必要之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 17條第 1 項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32 條第 1 項)
(三) 雇主應依本法及有關規定會同勞工代表訂定適合其需要之安全衛生 工作守則,報經勞動檢查機構備查
後,公告實施。(職業安全衛生法 第 34 條第 1 項)
(四) 雇主依第 13 條至第 63 條規定實施之自動檢查,應訂定自動檢查計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 79 條
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23 條第 1 項)
(五) 雇主應依其事業單位之規模、性質,訂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 要求各級主管及負責指揮監督之
有關人員執行;勞工人數在 30 人以 下之事業單位,得以安全衛生管理執行紀錄或文件代替職業安全衛
生管理計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 12 條之 1 第 1 項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23 條第 1 項)
(六) 雇主僱用勞工時,應依附表九所定之檢查項目實施一般體格檢查 (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 16 條第 1 項暨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20 條第 1 項)
(七) 雇主對於水上作業勞工有落水之虞時,應使勞工穿著救生衣,設置 監視人員及救生設備……。(職業安全
衛生設施規則第 234 條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6 條第 1 項)
(八) 事業單位勞動場所發生下列職業災害之一者,雇主應於 8 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一、發生死亡災害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37條第 2 項第 1 款)
(九) 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時,雇主應依下 列規定予以補償。……。四、勞工遭
遇職業傷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 亡時,雇主除給與 5 個月平均工資之喪葬費外,並應一次給與其遺
屬 40 個月平均工資之死亡補償。(勞動基準法第 59 條第 4 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