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明慧
按照徹底的唯物主義的理論來推導的話,人生顯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個結論是由唯物主義的“科學本質”和理論前提所決定的。
首先,生命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按照純粹的唯物主義的研究結論,生命的產生是極為偶然的。生命是因為地球上偶然發生的自然因素,莫名其妙地產生出來的。生命相對於宇宙來說,是一個“意外事件”。宇宙中我們還沒有發現第二個有生命的星球,足以證明“生命是例外”而不是“必然”。因此生命僅僅是作為宇宙間偶然產生的一系列意外事故的結果,談何意義之有?
其次:人類的產生也是意外事件,因此“人生”也沒有意義。
唯物主義認為人類也是偶然產生的。在地球上產生生命之後,不知怎麼的生命就變化成了“高級生命”。雖然用了一個科學的辭彙叫做“演化”,但是我們實在不知道到底是怎樣“演化”的。目前的各種科學理論充滿了各種自相矛盾和無法解釋的地方。因此,生命不知如何就變得複雜了;魚不知怎麼樣就上岸,變成了哺乳類;哺乳類不知如何就變成了猴子,這只猴子也不知如何就偶然地變成了猴子。後來,這個樹上生活的猴子,又因為森林消失,不得不下地學會走路,它因此不知怎麼的就站起來變成了“人”(上面這些所謂的“科學結論”,聽起來就像是拙劣的童話故事)。
這就是我們所有的唯物主義者從小就開始學習的“生命科學史”;雖然細緻的研究起來很可疑,但是我們選擇了“相信它',就像是教徒一樣,對這樣的結論不作質疑;因為“科學就是科學,就是正確的”。可是我一直很疑惑---非洲的猴子也是下地來走這麼多年,怎麼還是個猴子,長得還很難看,沒點人樣?(狒狒)。因此,人生既然是這種“自然界偶然變異”的產物,是某群猴子偶然變成的生物種類,這談何“人生意義”之有?
第三: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也不是依據自己的意願和選擇而出現的,也談不上什麼必然性。因此,個人的人生也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每個人,也是完全因為“偶然事件”而產生的“意外產品”。我們的個體生命,是被父母“偶然”地創造出來的,並非出於我們個體的意志,是自己有意識選擇的結果。
既然我們的生命來自“偶然”,人生對於我們來說當然就是“毫無意義”的偶然概率,我們只是被動地接受了父母“意識和意志”的結果,作為一個被動的,無奈的生命,我們只有被動地接受這個“意外事故”的到來,無奈地過完一生。
更悲慘的是,很多個體生命的產生,甚至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一次“意外事件”,連父母的意願都算不上。僅僅是父母“偶然相遇”,在生物激素驅使下放縱情感的“意外結果”而已。我們的生命是因為億萬個精子中某個幸運的中了六合彩的精子,在偶然的時間,恰好偶然地遇上了成熟的卵子,於是偶然地產生了“我們”。多幸運,多碰巧。
因此,所有的人來到世界,都是因為一個比億萬分之一更低的偶然概率,屬於“意外的事故和變異”,絕非服從於自己的願望和主動的選擇。這樣看來,顯然人生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真正的,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就是生命的偶然論者;是典型的“虛無主義”者,是生命的虛無主義者。因此,唯物主義者的生命和世界觀,顯然就必然是不負責的世界觀---一切皆是偶然,生命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意義。生命會因為意外而偶然產生,生命也會因為“意外”而突然消失;生命隨時都被“不可靠”的各種外在因素所完全控制,因此人生應該及時享樂,才符合生命的原則。
甚至於我們還可以推導出來,如果崇信絕對的唯物主義,則孩子是沒有必要“孝順和感激父母”的;因為如果自己活得很好的話,是因為自己的“運氣好”,又不是自己有意要生來享福的,自己是被迫來的。就像是楊廣說的話“我本無心求富貴,誰知富貴逼人來”。我需要感激誰呢?感激“偶然的運氣”嗎?
相反:如果自己的生活不愉快,遭遇各種挫折,反而應該歸罪於父母;我又不想來受罪,誰讓他們要把我生出來遭罪的?
當然,如果勉強要辯護,賦予人生什麼意義的話,也可以說:我們的人生意義,應該由我們的父母來決定,因為是基於他們的意志而創造了我們。不過再推論下去的話又出問題了---我們的父母自己沒有,也不懂什麼人生意義,因為他們也是“偶然產生”的,得由他們的父母來決定他們的意義;沒有人生意義的父母,不可能規定他們的意義,更不可能把人生意義傳遞給我們;這樣不斷推論下去,最終的結果,人生依然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如果你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就不得不接受上面的這種“人生無意義”的結論。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結果吧?雖然現在的人的確沒幾個人知道,也不會去關心人生的意義何在;他們從邏輯上必然走向享樂主義,及時行樂,慶賀自己“偶然的人生”。雖然唯物主義者的“組織上”有外加給大家的“偉大人生意義”,比如“為無產階級事業奮鬥終身”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