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生田哲/日本 生命科學專家
很多人如果沒有喝咖啡,根本提不起勁開始一天的工作。若詢問他們原因為何,通常得到的答案都是「喝了咖啡才會有精神、心情好、腦筋清醒」。這究竟是事實還是迷思?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 羅傑 教授(Peter Roger)為我們揭曉答案。
他做實驗調查,到底咖啡是會給我們能量,讓腦活化?還是會減輕戒斷症狀,也就是人體因為失去咖啡的主要成分咖啡因所產生的不快感。
結果顯示,如果是咖啡愛好者,喝下一杯咖啡,心情的確會比沒喝之前更好,但是卻不會比完全不喝咖啡的人來的好。也就是說,喝咖啡只是減輕咖啡因的戒斷症狀而已。由此可知咖啡會產生相當的依賴性。
咖啡不但有依賴性,還會降低我們的能力。美國 吉利蘭 博士(譯音)的研究報告指出,咖啡會對學業成績造成負面影響。首先,他把一千五百位主修心理學的學生依照咖啡的攝取量分成完全不喝、只喝少許(一天一杯)、中度(一天二~五杯)、重度(一天五杯以上)四組。
調查結果證實,中度和重度的組別比起完全不喝的那一組,憂鬱和不安的程度增加,學業成績也較低。
一天若喝五杯以上的咖啡,似乎就會讓腦筋變得遲鈍。一杯咖啡(約一百五十毫升)裡約含一百毫克的咖啡因,如果喝下五杯,就等於攝取了五百毫克的咖啡因。所以五杯就是咖啡攝取過量的基準值。
<b>攝取過多的咖啡因會引起憂鬱和疲勞</b>
喝太多咖啡,也就是攝取過多的咖啡因,不僅會對腦部產生不良影響,也是造成憂鬱和疲勞的原因。
咖啡因是藉由抑制相當於腦部的煞車「adenosine腺」的功能,使腦部興奮。平常adenosine腺會抑制引起幹勁的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的分泌。可是,因為咖啡因佔據adenosine腺的受體,導致adenosine腺作為煞車的功能降低。如此一來,多巴胺和腎上腺素變多,腦於是變得興奮,自然眼睛炯炯有神,幹勁也隨之提升。攝取咖啡因之後的三十~六十分鐘,大概是效果最為顯著的時間。
不過,當你每天都喝五杯以上的咖啡時,即使攝取的咖啡因含量相同(五○○毫克以上),效果還是會遞減。這是因為adenosine腺受體的數量增加了。腦是藉由增加adenosine腺受體的數目,來適應咖啡因大量存在的新環境。這意味著腦對咖啡因產生了耐受性。
而且咖啡因的攝取量愈多,天然的興奮劑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的感受性會愈降低。所以,為了將身體機能維持在平常的狀態,必須日益增加咖啡因的攝取量,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和腎上腺素。
可是,一旦每天持續攝取大量的咖啡因,腦和副腎的功能會日漸疲弱,無法製造出足夠的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於是,整個人沒了幹勁和專注力,陷入憂鬱和疲勞的困境。